教育部专家柳夕浪莅临我校指导德育课题与课改工作
[日期:2025-09-18] | 作者:德育处1 19 次浏览 | [字体:大 中 小] |
2025年9月16日上午,我校召开德育课题与课改专题指导会,特邀教育部专家、国家教材委专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综合实践活动分会副理事长柳夕浪教授到校指导。学校教育集团总校长高志文、中学部校长龙清明,德育处主任王敏蓉、副主任兼健全人格课题组组长王俊、初中部教科室副主任付兵及全体课题组成员参会。
会议现场,王俊副主任率先聚焦核心课题——“为学生提供现实而完整的生活,培养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德育课程创生”,汇报研究框架、进展与目标,清晰呈现课题推进现状。随后,高志文校长结合学校名称由来、办学理念与育人特色,向柳夕浪教授介绍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及实践中待突破的问题,为专家精准指导铺垫基础。
在核心指导环节,柳教授围绕“精准定义问题—聚焦发展重点—明确支撑路径—完善评价体系”展开,思路深度契合中学生人格发展特点与教育规律。
在“精准定义问题”上,他强调核心是“抓住问题实质”,需通过辨析“人格”与相近概念的差异厘清范畴,结合政策、心理学与课标论证课题必要性,并点出“如何正确认识自我“是重要命题,他指出”部分学生不自信易自我否定,过度自负则形成虚幻自我,根源均为认知偏差。”
聚焦“中学生人格发展重点”时,他明确“理性平和、积极向上、友爱互助是中学生需具备的重要特质”,还结合自身国内外考察经历与研究成果,从“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事”四维度拆解校园人格问题,强化研究针对性。
在“明确支撑路径”上,他提出“立足社会关系学划分学生生活场域”,并以个人微博中《数字时代学生要关注的7件事》为例,解析理论转化为实践任务的方法。
交流过程中,德育处主任王敏蓉带头就课题落地的具体细节与柳教授深入探讨,课题组其他老师也积极参与互动,明晰实践方向。随后,高志文校长系统总结,指出柳教授从“概念界定”“培育针对性”“核心途径”“场域创设”“实践举措”等方面,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清晰路径。高校长致谢并期待后续更多专业支持,助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指导会结束后,高志文校长、龙清明校长一行,陪同柳夕浪教授参观校史馆。柳教授通过馆内史料与展品,深入了解了学校发展历程、办学特色与育人成果,为此次指导交流增添了文化与历史维度。
此次专家指导活动,不仅为成都立格实验学校“为学生提供现实而完整的生活——培养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德育课程创生“课题研究的深化推进指明了方向,更助力学校明确课改重点,为后续教育教学实践注入专业力量。
来源:健全人格课题组 撰稿人:李劲梅 图片:叶秋红
链接:2013年,“为中学生提供现实而完整的生活——培养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德育课程创生“课题于双流区区级课题成功立项,开启研究征程。历经3年深入探索,于2016年顺利结题 。2019年,团队乘胜追击,同时申报成都市重点课题与四川省重大课题并成功立项。其中,成都市重点课题在2023年5月圆满结题;四川省重大课题则在2025年3月完成结题。凭借扎实的研究成果,在2024年双流区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脱颖而出,荣获特等奖,这项源于11年的区、市重点课题和省级重大课题“健全人格培养”理论研究与体系化建构实践的教学成果,彰显了课题研究的卓越价值与影响力。成果已在全国6个省、省内11个市州的316所学校进行推广和交流,已转化为具有变革意义的教育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