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素养循证研究,赋能初中课堂革新 ——省级课题“遵循素养形成规律的初中课堂形态循证研究”新学期工作正式起航

[日期:2025-09-15] 作者:教科室 55 次浏览 [字体: ]

2025年9月10日上午11时至12时,成都立格实验学校承担的2024年度四川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遵循素养形成规律的初中课堂形态循证研究”新学期工作启动会在三会议室举行。此次会议由教科室主任助理、学科教学总课题组组长何铁主持,旨在明确2025 - 2026学年第一学期的研究方向与重点任务。中学部执行校长龙清明、课程与教学处副主任本成军、教科室副主任付兵以及学科教学课题组的全体成员齐聚一堂,共同为课题研究新征程精心谋篇布局。

1.jpg

从理论到实践,让研究走进课堂

会议伊始,何主任代表总课题组作了专题发言,着重强调本学期课题研究重心将实现从理论构建到课堂实践的关键性转变。总课题组将充分发挥“领航者”的引领作用,承担起顶层设计、专题研讨和阶段性评审的重要职责,为整个研究绘制清晰“路线图”,指明前行方向。四个子课题组及各学科教研组则需将研究任务深度融入日常教学之中,通过精心策划并开展课例展示和专题研究,把“学历案”与“小组合作学习”这两大核心策略切实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让课堂成为研究的“试验田”。同时,借助循证评价广泛收集证据,深入反思并不断改进,确保研究工作真实、有效且富有价值,为初中课堂形态的优化提供坚实依据。

2.jpg

总课题组精细规划,晰学期行动日历

  总课题组对新学期工作进行了细致且全面的安排,犹如为研究列车制定了精确的“时刻表”。9月,将组织英语、化学学科的学历案编写专题培训会,统一思想认识,正式启动这两门学科的学历案编写工作,为教学实践提供精准的指导蓝本,让教师们在教学中有“法”可依。9月至10月,集中精力准备阶段性评审材料,精心打磨现场汇报内容,全面展示研究阶段性成果,展现研究的阶段性成效。11月,举办“小组合作学习”专题研讨会,聚焦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集思广益寻求解决方案,推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更加成熟完善,让合作学习在课堂中绽放光彩。12月,开展“循证评价”专题研讨会,引入科学方法和先进理念,提升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为研究注入“理性基因”。2026年1月,举行“学历案的设计与使用”专题研讨会,总结实践经验,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学历案设计框架和使用策略,为学校教学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模式,打造立格实验的“教学名片”。

最后.jpg


二级子课题组各展所长,多路径探索实践

二级子课题组也明确了各自的实践研究任务,他们将围绕学校课改的思路与总课题组的要求,通过课例研究,实际教学案例探索优化教学内容和创新教学方式的有效路径。四个二级子课题组组长分别陈述了本期的教研计划。课程内容重构与开发课题组将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度剖析与进一步重构,精心开发出序列化的课题,制定出微课题教学的评价量表,为教学质量的评估提供精准的“标尺”。教学方式创新与实践课题组系统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式,力求让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中发挥出最大的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团队协作能力。数智技术融合教学课题组致力于产出技术赋能教学的典型案例。他们充分挖掘数智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创新应用潜力,将前沿科技与教学深度融合,让课堂充满“科技感”。教学循证评价与改革课题组专注于开发并应用循证评价工具。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提供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分析报告,为教学改进提供坚实有力的依据,让教学改进有“数”可循,实现精准教学。

 

 

领导寄语明方向,凝聚研究新合力

会议最后,各位领导提出了殷切期望与明确要求。本成军副主任强调课题的研究要紧密围绕区教育局提出的新时代中小学教师“五项基本功”评价指标,即德心共育力、课程转化力、课堂教学力、作业设计力、数字应用力,为教师专业发展指明方向。付兵副主任提出以研促改,研用并重的理念,鼓励教师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教学行动。龙清明校长提出要科研强校,强调真研究,注重点的突破和面的结合,既要保留传统的优点,也要有创新,做到守正创新,为课题研究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此次会议为新学期课题研究的有序开展筑牢了坚实根基,犹如为初中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动力。它激励着全体课题组成员在素养循证研究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书写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篇章,为立格实验学校的教育发展添砖加瓦,为初中教育的创新变革贡献智慧与力量。

                                                                  撰 稿 人:韩 科  余 蕾 

                                                                  审  稿:何 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