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高考试题资源的利用(转载)

[日期:2024-04-17] 作者:历史组 次浏览 [字体: ]

例谈高考试题资源的利用

 

 高考试题“物美价廉”,是高三历史复习备考的优质资源。如何在复习中用足用好它,这是所有高三师生必须面对的问题。笔者以2023年新课标卷第43题为例,谈谈自己的做法。

对高考试题的处理,一般分成“解题、题、变题个步骤,个步骤之间是递进关系。

例题: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中华文明在五千多年不间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融汇各地域文化的涓涓细流,内涵不断丰富,影响逐渐扩大,形成“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气象。

选择一个地域,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以具体史实阐述该地域对于中华文明发展的贡献。(要求:选择的地域与史实须相互吻合,表述清晰,观点正确。)

一、解题

高三学生必须培养做题时的时间观念、审题意识、规范答题的良好习惯,看到题目能够迅速进入试题情境,排除内外干扰,做到“人题一体化”,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水平,甚至可以技巧性地多得分。

按照我个人习惯,一般将题目分值的三分之二作为解题时间,那么这道题时间将被控制在8分钟内。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审题是答题的重中之重,审题失误可能导致“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所以要舍得花时间。速读提炼材料第一段的主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是个动态融合过程”;仔细研读第二段答题要求,可以用笔将关键词标出来,如“地域”、“中国古代史”、“贡献”,还有括号里的“吻合”、“清晰”、“正确”。调动课内外一切与之相关的知识储备,马上会想到地理因素对文化类型的影响,还有中国古代史中不同阶段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区。这样记忆中就出现“中原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三秦文化、巴蜀文化、徽州文化”等地理文化区概念。然后比较分析,选取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把握的作为论述对象,选择的过程要准确果断,避免落笔时出现“烂尾工程”。

答题必须清晰(字迹、逻辑)和规范(符合题目要求、要点化)。再回顾一遍题目要求,开始谋篇布局。我认为中原文化区是中华文明的肇始地,又地域广阔、史料丰富,就以“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为论题展开论述。下面是我的参考答案:

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中原的主体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这里土质肥沃,地势平坦,四季分明,非常适合人类生活繁衍。

新石器时代遗存有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当时人们已经制造陶器,种植粟等农作物,中国土地上已逐步形成以此为核心,联系周围各区域文化的文化共同体;夏商西周都以此地区作为统治中心,二里头遗址、殷墟遗址、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证明这一时期早期中华文明已经形成。春秋时期,中原各国社会发展水平高于周边,自称“华夏”,在与周边各族的交流和融合中,华夏观念进一步传播,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把中原各国作为宣传自己思想和施展抱负的舞台,出现“百家争鸣”的文化现象,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

综上所述:中原地区孕育了中华文明,是中华文明之根基所在。

  1. 品题

    依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仔细的品评试题,揣摩命题人命制试题的指导思想和考查意图,对于备考应考是十分重要的。从“立德树人”高考核心功能来看,题目用简短的材料确定了“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主旋律,同时在要求上提出“观点正确”,这是要求考生要以正确的价值观看待中华文明,树立文化自信。这说明开放性试题在价值观方面不会无限放开,防止出现“技术正确、政治错误”的答案,也明确了高考“为谁选才”的问题。从学科素养来看,答题要以具体地域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来论述,而且二者“必须相互吻合”,显然考查了时空观念;在论述时要用到“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和“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这都体现着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具体方法,而选取史料以及论证过程又能看出不同考生在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上的差异。

    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所强调的“四翼”(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来看,试题设置情境不偏不怪,以地域文化为切入点,对考生所应具备的基本学科知识、能力和思维进行了测量;对学生的学科素养的五个方面的考查也是综合的和全面的,这一点也是开放式试题的显著特点;试题切合时代需求,强掉“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盲从思想,实现了历史学科的社会教化功能;开放程度适中,让不同的考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专长”立论,大片的“地域”、漫长的“时段”让考生自由选择、尽情发挥,避免答案千篇一律,实现了对考生“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规律、得出新结论”的水平进行评价的目的。

    如果是选择题,还要对试题的干扰项进行品评,认识到干扰项具体的干扰功能以及破解方法;如果是非开放式材料题,还需要品评试题的评分细则,学习组织答案的方法技巧。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这道题给备战高考有三点启发:首先,要认识到开放式试题并非全开放,有价值观正确、考查和阅卷公平的底线,所以在教学和命题中不能“投机取巧”,忽视高三学生的价值观和社会公德教育。其次,高中统编版教材面向全国,地域特色相对缺乏,学校应该积极建设校本课程,增强学生对家乡对历史的热爱,高三复习时也可以结合地方史志,让纲要化的历史教材生动亲切起来。第三,在复习中,重点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有自己的“历史解释”,不要把过多的精力花在记忆前人的结论上面。

  2. 变题

    研究以往的高考题不是要“死记硬背”,而是发现命题规律,检验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可以将高考题当作“母题”,改造出新的试题。这种改造可以是对试题类型的改造:选择题与非选择题之间的调换;可以是对试题内容的改造:更换新的情境材料或更换新的问题;也可以在不改变原试题考查形式的情况下,对材料和具体问题都进行更换。改编过的试题能够锻炼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从而对相应的知识点和能力技巧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我对上面所举的例题进行如下改编:

    材料

    与世界上的其他古老文明相比,中华文明发展的延续性是绝无仅有的。在5000多年的文明长河中,中华文明一直秉持开放的态度,不断吸收其他外来文明的营养,积极地应对挑战,从而获得持续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选择一种文明,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以具体史实阐述该文明对中华文明发展的贡献。(选择的文明与史实须相互吻合,表述清晰,观点正确。)

    进行如此改编,一是切合习近平主席在2023年3月15日提出《全球文明倡议》的时代精神;二是改变“母题”考查角度,将世界其他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发展联系起来,补上“母题”在知识上的考查缺漏;三是继续保持了原试题对考生“发散性思维、创新性思维”的测量评价功能。

    高考是一场饕餮盛宴,每一道试题都是美味佳肴。在高考备考中精心利用好历年来的高考试题,充分吸收试题的“养分”,才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作者简介:梁军峰,历史高级教师,宿州市历史学科带头人。

    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学》、《教学考试》发文多篇。参与过《教学帮》和《教学考试》组织的命题活动。

    通信地址:安徽省宿州市萧县中学  邮编:235200 电话:13955753956

    信箱:23224192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