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2025-11-21] | 作者:数学教研组 次浏览 | [字体:大 中 小] |
动手探规律 妙思启新知——记李在权老师《图形中的规律》献课
2025年11月24日,李在权老师在录播室开展了一堂精彩纷呈的数学公开课《图形中的规律》。课堂以实践操作为主线,以思维拓展为核心,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合作探究中感受数学魅力,展现了新课标下高效课堂的生动模样。
课程伊始,教师通过视频导入和趣味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具有稳定性的图形是什么”“摆1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迅速激活课堂氛围。在“摆2个三角形”的实践环节,学生们呈现出两种不同摆法,其中“首尾相连”的摆法因根数更少引发好奇,自然引出本节课的探究主题。
随后的合作探究环节,4人小组分工协作,通过摆小棒、列算式、找规律,碰撞出多元思维火花。汇报中,学生们分享了三种不同思路:有的从“首项3根,后续每增1个三角形加2根”得出“3+2(n-1)”;有的以“1根为基础,每增1个三角形加2根”推导出“1+2n”;还有的通过“先算单独摆法再减共用小棒”总结出“3n-(n-1)”。教师引导学生化简算式,发现最终均能归纳为“2n+1”,让学生深刻体会“殊途同归”的数学思想。
巩固与拓展环节,从“37根小棒能摆多少个三角形”的逆向计算,到“桌子围坐人数”的生活情境应用,学生们灵活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知识的内化与迁移。课堂结尾,师生共同回顾“找特例—猜想—验证—应用”的探究方法,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数学思维体系。
整堂公开课以学生为中心,将抽象的数学规律转化为直观的实践探索,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培养了其观察能力、合作意识和逻辑思维。新颖的教学设计、热烈的课堂氛围,获得了在场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