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6-18] | 作者:语文组 次浏览 | [字体:大 中 小] |
五月二十一日上午第一节课,彭思菊老师在录播室带领六年级四班的同学,开展了一堂富有时代意义的道法公开课——《从小区的变迁看中国式现代化》。
这堂课程以贴近学生生活的小区为切入点,通过展现小区在住房条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区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化,生动诠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和伟大成就。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中感受时代的进步,培养学生对国家发展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课堂上,彭老师首先展示了一组小区新旧对比的照片,老旧的筒子楼与现代化的高楼大厦、简陋的社区环境与设施齐全的花园式小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随后,彭老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分享小区在不同方面的变化,学生们踊跃发言,从道路硬化、绿化升级到社区活动的丰富多样,大家深刻体会到了生活的日新月异。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彭老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探究活动,分析小区变迁背后的原因和意义。学生们通过讨论、查阅资料等方式,认识到这一切变化都离不开国家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支持,进一步增强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和认识。
课后,教研组的老师们对这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老师们认为,彭老师的课堂选题新颖,紧密结合生活实际,通过丰富的案例和互动环节,让学生在亲身感受中理解了抽象的理论知识,培养了学生关注社会、思考问题的能力,是一堂具有很强现实意义的道法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