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师馨园 > 体育 > 新闻内页

教研促成长——记体育组外出教研活动(龙池)

[日期:2025-05-16] 作者:admin3 次浏览 [字体: ]

2025年5月16日,体育组魏溦、付冬梅老师前往龙池小学参加水平三课例展示活动

在第一堂课是由龙池学校余婷老师上的教学内容是《双空竹对抛》,授课对象是水平三五年级。课程目标,技能掌握,80%的学生能完成单人空竹空抛动作,60%能初步完成双人对抛。能力提升,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反应速度明显提高,团队配合意识增强,能主动与搭档调整站位和抛接节奏。兴趣与态度,学生对空竹运动的兴趣浓厚,课后仍有自发练习的情况,部分学生表现出挑战更高难度动作的意愿。教学亮点,采用游戏化练习(如对抛接力赛),提高学生积极性。分组练习时,让掌握较好的学生示范,增强同伴学习效果。待改进点,部分学生基础较弱,需增加单人空抛巩固练习;  课堂时间有限,可布置课后搭档练习任务,强化肌肉记忆。在本次课程基本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初步掌握了双空竹对抛的基本技巧,并在团队协作中提升了反应与协调能力。后续需针对个别问题加强训练,并逐步引入更高阶的花样动作,保持学生的挑战热情。  
在第二节课是由东升小学白春辉老师上的《小篮球原地双手传接球》。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原地双手传接球技术。老师首先详细讲解了双手传接球的动作要领,包括传球时的手型、发力方式以及接球时的缓冲动作。传球时,双手五指自然分开,拇指呈八字形,掌心空出,用指根以上部位持球的后下方,两肘自然弯曲于体侧,将球置于胸前。传球时,后脚蹬地,身体重心前移,同时两臂前伸,手腕由下向上翻转,拇指用力下压,食、中指用力拨球,将球传出。接球时,两眼注视来球,两臂迎球伸出,双手手指自然分开,拇指相对成八字形,其他手指向前上方伸出,两手成一个半圆形。当手指触球后,两臂随球后引缓冲来球的力量,将球持于胸前。随后,老师进行了示范动作,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整个传接球过程。在练习过程中,我们先是两人一组进行近距离的传接球练习,逐渐增加距离和速度,最后还进行了小组间的传接球比赛。在今后的练习中,我会更加注重动作的规范性。每次练习前,先认真回顾老师讲解的动作要领,然后在练习过程中不断自我纠正。可以请老师或同学帮忙观察自己的动作,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同时,增加一些针对性的训练,如手腕力量训练和接球稳定性训练,以提高传接球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