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身体的声音——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日期:2025-09-17] | 作者:体育组 次浏览 | [字体:大 中 小] |
引言: 运动是快乐的,但偶尔也会伴随着一些小风险。磕碰、扭伤、肌肉拉伤……这些常见的运动损伤,就像成长路上的小坎坷。学会如何预防和处理它们,是一门重要的体育健康必修课。
常见运动损伤及紧急处理(RICE原则)
如果你或同学不小心扭伤了脚踝(崴脚),记住“RICE” 这个黄金急救原则:
· R(Rest 休息): 立即停止运动,不要让受伤部位承重。
· I(Ice 冰敷): 用毛巾包裹冰袋,敷在肿痛处15-20分钟,可重复多次。冰敷能收缩血管,减轻肿胀和疼痛。切忌: 用手揉搓或热敷!
· C(Compression 加压包扎): 用弹性绷带适当包扎伤处,提供支撑并减轻肿胀。注意不要包得太紧,以免阻碍血液循环。
· E(Elevation 抬高患肢): 坐下或躺下时,将受伤的脚踝抬高,最好超过心脏水平。利用重力帮助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如何预防运动损伤?
1. 遵守纪律: 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和口令进行练习,不使用错误的动作姿势。
2. 量力而行: 清楚自己的体能极限,不逞强,不攀比。疲劳时更容易受伤。
3. 佩戴护具: 进行某些特定项目(如轮滑、篮球)时,主动佩戴头盔、护腕、护膝等。
4. 选择合适场地和装备: 穿合脚的运动鞋和透气吸汗的运动服,在平整安全的场地上运动。
结语: 勇敢不等于鲁莽。真正的运动家既享受运动的激情,也懂得保护自己。学会倾听身体发出的“疼痛”信号,是对自己最好的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