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乘方遇见成长:一堂数学课里的生命教育

[日期:2025-10-14] 作者:数学组 次浏览 [字体: ]

1014日,刘松老师以“有理数乘方”为载体,在立格实验学校七年级十二班上了一节有关数学学科德育实践研究公开课的磨课。本节课不仅是一次数学知识的探索,更是一堂深刻的生命教育与人格养成课。

一、精炼引入,感悟生命之“速”

课程伊始,一改传统数学课的枯燥开场,一段生动的“细胞分裂”视频瞬间抓住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当看到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两个分裂成四个……如此增长时,学生们不禁发出阵阵惊叹。教师顺势引导:“同学们,这个神奇的生物学现象,背后隐藏着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数学规律——乘方。这不仅仅是数字的游戏,更让我们直观感受到生命积累与成长的速度与力量。” 这一精炼而深刻的引入,将数学知识与生命成长相联系,赋予了乘方概念以温度和哲理,奠定了整节课“健全人格”培育的基调。

二、学生为主,彰显思维之“活”

在整堂课中,教师成功实现了从“主演”到“导演”的角色转变。课堂话语权更多地交给了学生,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链,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小组讨论、大胆猜想和严谨验证。在练习环节,采用了“生生互查、互助讲解”的方式,让同学们在相互检验中巩固知识,在帮助同伴中深化理解。

这一转变,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在实践中培养了学生的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以及乐于合作、善于沟通的团队意识。

三、提炼升华,浸润人格之“美”

本节课最鲜明的特色,是在每一个数学知识模块的结尾,教师都带领学生共同提炼出与之对应的“健全人格”要素,让德育如盐化水般融入学科教学。

在理解乘方意义后,教师总结:“同学们,乘方告诉我们,人生的成就,源于平日一点一滴的扎实积累与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

在课堂最后总结时,师生共同回顾:“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掌握了有理数乘方的知识,更体会到了一种‘指数级’的成长思维。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在知识的积累和人格的锤炼中,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b1a216f0-5737-4604-a356-7e1f289a9723.png 

为进一步探索学科德育的有效路径,1016日,刘松老师在七年级八班再次执教《有理数乘方》公开课,呈现了一堂更为精炼、学生参与度更高的示范课。

本次课堂实现了两大优化。首先,引导更为精准。 在“细胞分裂”引入环节,刘老师着重引导学生思考其内在倍增规律,从而自然过渡到乘方概念,让学生感悟到“发现并尊重规律,是认知世界的基础”。其次,学生主体地位更加突出。 新课增设了“寻找生活中乘方”的讨论环节,学生从拉面、病毒传播、折纸等实例中切身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随后,在“折纸超珠峰”的挑战中,各小组通过激烈探讨、自主计算并将成果投影讲解,教师则退居幕后,仅作关键点拨。这一过程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理性思维、合作精神与探索勇气。

d6f10e5c-72b2-4560-bbfc-7d5196936337.png

本节磨课展现了我校在“学科教学”与“健全人格”培养深度融合上的持续探索,为构建高效德育课堂提供了宝贵经验。

撰稿人:李君灵

2025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