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研教学,精耕细作备中考 ——成都双流立格实验学校2026届数学备课组会
| [日期:2025-10-27] | 作者:数学组 次浏览 | [字体:大 中 小] |
秋意渐浓,学履不停。2025年10月27日,成都双流立格实验学校2026届九年级数学备课组会议在务实、严谨、热烈的氛围中如期召开。本次会议既是对前一阶段教学工作的深刻总结,更是吹响了备战2026年中考的集结号。备课组全体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精神,聚焦“集体备课”、“命题研讨”与“培优促优”三大核心任务,展开了长达数小时的深入研讨,为新学期的教学工作绘制了清晰的“作战图”。

一、精研深磨,构建高效课堂——九下第一章集体备课
会议的第一项议程是对九年级下册第一章进行集体备课。主备老师魏来提前做了大量准备工作,通过精美的课件和详实的学案,系统梳理了本章的的知识脉络、核心概念、定理公式,并精准预判了学生在理解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思维障碍和易混淆点。
讨论环节气氛热烈。曹宇提出:“本章内容是整个初中几何板块的升华,与前面学习的多个知识点存在紧密联系,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必须设计‘温故知新’的导入环节,帮助学生构建网状知识体系。” 穆林则分享了她在处理一道经典例题时的独特教学方法——通过“一题多解”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再通过“多解归一”提炼核心数学思想。经过集思广益,备课组最终统一了教学进度、核心例题的讲解范式,并制定了针对不同学力学生的“基础巩固”与“能力提升”两套分层作业方案,确保了课堂教学的精准与高效。
二、科学诊断,把脉教学成效——半期考试命题研讨
作为检验学期中段教学质量的“试金石”,半期考试的命题工作备受关注。备课组长魏来首先明确了命题的指导原则:“基础性与综合性并重,诊断性与导向性同行”。他要求,试题不仅要全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要注重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度体现中考改革中对数学建模、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的考查趋势。
与会教师们对初步拟定的命题双向细目表进行了逐项审核。大家就试题的难度梯度、知识点的覆盖密度、以及创新题型的引入比例等细节展开了讨论。曹建议加入一道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应用题,以考查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陈老师则对一道几何证明题的设问方式提出了优化意见,使其表述更严谨,指向更明确。最终,一份科学、严谨、高效的半期考试蓝图得以确定,它将为下一阶段教学的精准调整提供最可靠的数据支持。
三、分层施策,助力优生腾飞——培优材料精心筹备
为进一步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挖掘优秀学生的潜能,会议的第三项议程聚焦于培优工作的具体落实。备课组清醒地认识到,对于学有余力的尖子生,常规的训练已不足以满足其发展需求,必须提供更具挑战性和思维深度的“营养餐”。
会议决定,立即成立培优材料编写小组,由组内多位资深教师牵头,计划在未来两周内完成首期培优讲义的编纂工作。该讲义将不局限于课本,而是广泛取材于近年的中考压轴题、全国各类竞赛的经典试题以及富有启发性的自主招生题目。材料将按专题划分,如“动态几何中的函数思想”、“代数推理与证明”等,每个专题配备方法指导、典例精讲和梯度训练,旨在帮助优等生突破思维定式,锤炼攻坚克难的能力,在中考竞争中占据制高点。
四、总结展望,携手共赴新征程
会议最后,文主任作了总结发言。他高度肯定了本次备课组会的成果,认为会议“准备充分、研讨深入、措施具体、成效显著”。他勉励全体数学教师,要继续发扬立格实验学校教研组精诚合作、追求卓越的优良传统,将今天的研讨成果扎实地落实到每一堂课、每一次辅导中去。
此次会议的胜利召开,不仅统一了九年级数学备课组的思想与步调,更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全体教师纷纷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新的起点,以更饱满的热情、更科学的方法、更团结的姿态,精耕细作,笃行不怠,全力以赴为2026届立格学子的中考征程保驾护航,共同谱写立格实验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撰稿人:李君灵
2025年10月2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