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护河·智汇双流”校地协同实践行动启动,为河湖治理注入青春动能
| [日期:2025-11-22] | 作者:生物组高中 次浏览 | [字体:大 中 小] |
近日,双流区河长制办公室联合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区教育局及西航港街道,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成功启动了“青春护河·智汇双流”校地协同实践行动。

活动伊始,主持人向来宾介绍了各方代表及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雄厚实力,其对应的博士点与硕士点为高水平科研实践提供了坚实支撑。
双流区水务局刘局长在致辞中,衷心感谢了各参与学校对区域水务工作的大力支持,并高度肯定了四川大学在科研成就、学术影响及人才培养方面的突出贡献。他期望同学们能在此平台上充分展示才华、深入交流;希望此类活动能形成长效、定期举办机制;更寄语青年学子通过实践探索,找到契合自身的发展轨迹与未来方向。
随后,三个聚焦白河治理的学生课题小组依次进行了汇报。高中物理教师袁丽萍指导的课题《探究白河泥沙堆积的主要内容》、高中生物老师黄丽婷指导的课题《白河边坡植被多样性的主要内容》、初中化学老师封德军指导的课题《白河有机污染物的防治方法》——这些课题展示了学生们对身边水环境的细致观察与科学探究。专家在点评中,特别赞扬了立格实验学校在白河水生态治理方面系统性的课题研究工作,并鼓励学生们注重积累研究成果。专家从方法论上给予指导,强调“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研究思路,并启发同学们思考课题研究的核心意义——不在于最终结果,而在于探索过程中的收获、与师友协作解决问题的宝贵体验,享受求知过程本身,保持科研初心。

针对泥沙堆积课题中的具体问题,现场博士给予了专业解答,并引导参与者前往川大水利模拟实验场。在那里,专家通过模拟水槽生动演示了水流动力学实验,将不同流速对泥沙沉积的影响、边坡植被模型的固土作用等抽象原理直观呈现,让参与者深切感受到了科技赋能河湖保护的独特魅力。

此次活动是双流区持续深化“一河一校”共建机制的关键举措。正如双流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所言:“让护河意识扎根青春,让科技智慧润泽河湖。”这不仅是一堂生动的生态实践课,更是为加快建设“幸福公园城”培育绿色新生力量的重要实践,开启了校地协同、共护河碧水清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