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解题方法与技巧(一)
[日期:2025-10-09] | 作者:历史组 次浏览 | [字体:大 中 小] |
一、选择题部分
1.历史选择题考查点:
(1)从能力方面来看:①考时间、空间等历史要素的识记、理解、运用②考对特定历史材料、名词、史观等的阅读、理解③考对历史概念的正确把握④考对历史图表的有效解读⑤考逻辑推理、演绎推理等思维判断能力。
(2)从核心素养方面来看: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家国情怀五大方面都可以考查。
2.历史选择题的分类:
从历史考查能力与核心素养角度上,我们可以把历史选择题分成简单的两类:一是材料解析类,二是知识迁移类。选择题无非是要考查学生一个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结)论从史(料)出。选择题的四个答案就是结论,题目就是史料,考查的是学生的理解能力、逻辑与推理能力,能不能从题目给的史料(文字、图片、数据等),通过解读得出正确的结论。
(1)选择题材料解析类:材料解析类选择题即对题目给出的材料(形式可以是文字、图片、数据、漫画等形式)进行解读分析,从而得出合理的结论。这类选择题在近几年的历史高考和模拟考中占比非常大,通过这类选择题考查学生的能力和素养更全面,一改以往死记硬背的现象,对材料的解读、解析不准确,即不能选择正确的选项。此类选择题的问法一般会有“材料表明”“据此可知”“这说明了”“这反映了”等形式。
材料解析类选择题千万要牢记,不要离开材料,不要生搬硬套课本结论,不要过度解读材料。
(2)知识迁移类选择题:知识迁移类选择题即题目给出一个历史情景,题目本身并不能直接得出答案,通过思考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把题目的历史情景知识转移到课本和所学知识去。这类选择题占比相对较少,因为这类选择题更像考查死记硬背知识点,对于全面考查学生能力有所欠缺。
本类题目对课本和所学知识要求很高,需要平时识记课本基础知识。先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然后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知识迁移(考查的知识点转移到课本和所学知识中去。)
①最大限度地从材料(文字、图片、数据等)中提取信息(读懂材料、把握主题等),提取的信息包括主要的历史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原因背景、过程、内容、特点、性质、地位、意义作用影响等。
②把材料中获取的信息迁移到课本或所学知识中去(哪一本课本、第几单元、第几课、第几个标题、什么知识点等)
③材料信息与课本和所学知识比对,得出答案。
注意:两种选择题的界限并不是绝对分开的,有些选择题材料解释中带有知识迁移,有些知识迁移中带有材料解析,需要综合考虑。
3.怎样阅读材料:
(1)确定材料主题、主旨、主语(用一句话把材料主要意思概括)。
(2)注意材料句式
(3)提取有效信息(图片、漫画、数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