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组合作学习专题研讨破局,攻克地理教学重难点 ——记地理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专题研讨会

[日期:2025-10-24] 作者:地理组 次浏览 [字体: ]

为进一步提升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破解教学中重难点突破难的问题,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高效作用,2025 年 10 月 23 日上午第一节课,地理教研组全体教师齐聚名师工作室,开展了以 “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突破教学重难点” 为主题的专题研讨会。

1.png

2.png

      研讨会伊始,教研组以 “初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课堂观察量表” 为核心展开集体学习研讨。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围绕量表中 “小组互动质量任务执行能力、课堂文化氛围、“核心素养发展” 等关键维度进行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分享了在以往课堂观察中的经验,同时针对量表中部分指标的可操作性提出优化建议,进一步完善了量表的实用价值随后,欧波老师以《土地资源》一课为例进行说课分享。在说课过程中,欧波老师讲述了课程的教学目标、重难点设置,重点聚焦微课题设计与小组合作学习的融合策略。他提到,针对 “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中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这一教学重难点,设计了 “自然环境对土地资源分布的影响分析” 微课题,同时,欧波老师还分享了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的引导技巧,如如何通过问题链激发小组深度思考、如何协调小组内不同成员的分工、如何帮助小组解决合作中遇到的瓶颈问题等

在欧波老师分享结束后,教师们围绕该课例展开集体打磨。大家从小组合作任务的设计是否更贴合学生认知水平、小组合作的时间分配是否更为合理、小组合作成果的展示与评价方式是否更能激发学生积极性等方面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例如,向敏老师建议在 国土资源调查” 任务中,可提前为学生提供部分基础资料包,降低学生资料搜集的难度;刘晋希老师提出,在小组合作成果评价中,可增加小组间互评环节,促进小组间的交流与学习。通过集体研讨,课例的小组合作学习设计得到进一步优化,更具实操性与有效性。

研讨会最后环节,地理组老师还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坦诚分享了在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存在 “搭便车” 现象;不同小组的合作进度差异较大,教师难以兼顾等。经过充分交流与探讨,最终达成共识:一是在小组组建时,采用 “异质分组” 原则,兼顾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确保小组内成员优势互补;二是在小组合作任务设计时,明确任务目标与分工,让每个学生都有具体的任务可做;三是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并引导学生回归讨论主题,帮助解决合作难题

3.png

4.png

此次专题研讨会的开展,让地理组教师们对如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突破教学重难点有了更清晰、更深入的认识,在未来的教学中,地理组教师们将不断优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切实提升地理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助力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提升地理核心素养。

                                 撰稿人:刘晋希    审稿人:向敏